武漢中澳合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2017年03月22日成立;公司注冊資金5000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新材料、新能源、環保產品、高新科技產品、鈉離子超級電容器、鈉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電解液及鈉離子電池零配件)的研發、生產、銷售、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是與澳大利亞合作的中外合資公司,主營項目是“大容量鈉離子儲能電池研發及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落戶于湖北省黃岡市黃岡產業園區,目前正在籌備投產。
項目基本情況
武漢中澳合創科技有限公司是依托中澳兩國相關公司、大學及科研院所的技術優勢和資源優勢,共同打造一個集研發、中試、產業化、應用為一體的高新技術平臺,實現大容量鈉離子儲能電池的快速產品化和商業化,實現高的經濟及社會效益。項目中所選的任何一種前沿新材料的都有巨大的應用前景,其突破及產品器件化都將產生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從2015年開始,隨著經濟減速,電力過剩,新能源發電同樣面臨產能過剩。同時,由于風電、太陽能發電與傳統化石能源發電的不同,存在著發電時間上的峰谷差,比如夜晚風大時是風力發電的高峰期,而又是用電負荷的低峰期,很多地方遭遇“限發”、“棄光”、“棄風”的問題。在我們看來,到了“十三五”、“十四五”階段,我國將著力解決的就是輸配電和用電問題。國家將會在這期間推出更多的政策來推動產業發展。而這就是能源產業發展的商業化模式和邏輯。這樣儲能及節能將作為國家的重點發展產業,而發達國家發展相對平衡,但同樣存在著巨大的儲能空洞,所以說,儲能產業將是世界范圍內各國政府的重點扶持和投資產業。
合作的澳大利亞和國內的各大學的研發團隊合成及測試了超過幾百上千種各類材料,并且已證實新開發的鈉離子電池可以提供和鋰離子電池相當的性能。新開發的電池可達到以下性能指標:將制造出3Ah電池原型,能量密度達到160kwh/kg, 500-1000次充放電循環后仍能達到100%深度放電。 原材料安全可靠。公司將對材料和復合物、電極和電解質材料、合成方法、電化學和能源儲存設備中材料的使用、鈉離子的制造工藝等,進一步的細化和優化產品設計,重要的結果將申請多個專利,對知識產權進行專利保護。